资深财务专家何志慧系列采访一:财务价值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 作者:小编
  • 发表时间:2024-06-14 19:19

  OPE电子竞技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面对我国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科技创新引导下,作为财务管理者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价值提升。

  在此背景下,何志慧先生基于过往职业履历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提出“数字牵引业财融合,财务管理理论”,意在促进企业进行财务价值化转型,希望何志慧先生提出的理论体系,能够为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带来帮助。

  何志慧:在制造业每个企业遇到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概括起来就是公司财务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公司发展战略属性不突出。在我国智能制造业务不断迭代升级和转型的背景下,财务管理的思维和方式也需要新的思路,新的体系,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

  在各行业中,制造业的财务是相对复杂的,同时也是有代表性的,集采购、生产、销售、研发一体,业务复杂。甚至有些企业产研共线,生产和研发并不显著区分,有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慢,ERP系统不够完善,财务和业务数据不共享,有些企业财务核算的颗粒度不够,最后带来的问题是财务数据看不清,财务数据出具慢、数据准确性不高、数据粗放并分散。在这个基础上,财务部门和人员便很难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更谈不上更好的服务公司战略。

  此外,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缺少体系,尤其是民营企业,更多依赖人的管理,在制度化、流程化、图表化、信息化和共享化方面还有欠缺,导致公司合法合规,资产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何志慧:财务管理体系,以坚实的财务核算为基本盘,以内部控制体系为顶层合规依据,在财务核算和内部控制框架下开展财务管理,包括经营分析、股权融资、IPO上市、财务预算、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税务管理和政府补助等。

  财务数据核算准确,业务流程合规,风险可控均是一种外在比较好的表现形式,并不是目的,而公司经营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因此财务管理需要为公司创造利润,实现内生增长,需要进行资本增值,实现股东财富价值化,这也是我的理论所等够达到的效果。

  此外,在实现资本增值的道路上,公司不可为上市而上市,需要在内部控制有效,经营合规,财务规范的基础上,在收入、利润等经营业绩较佳时,作为上市的时点,否则在现有新监管体系下,会使公司为准备上市而舟车劳顿,成本浪费,却不能达到上市的目标,最终又偏离经营本质。

  2.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公司顶层合规依据,保障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资金安全、财务数据线.财务管理架构,作为公司实现利润增长、资本增值的管理工具,实现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①经营分析:以经营数据为出发点,找到经营中的问题和短板,对症改善,促进业绩增长,保障公司战略目标;

  ②股权融资(私募):在公司上市前,直接获得机构投资,解决公司发展需求,无需偿还本金,减轻还款压力;

  ③IPO上市:通过对公司基本盘的摸排,快速定位上市板块以及上市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针对性改善;

  ④财务预算:通过对各方面的预算,全面进行规划和控制,作为目标牵引,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和实现良好业绩;

  ⑤资金管理:通过资金需求模型,根据公司总资金需要,营运资本缺口,内部留存收益积累,确定需要的外部融资金额;

  ⑦税务管理:业务模式的调整,合同的特定条款,公司网络间的税负转移和特殊税务处理,降低公司整体税负;

  ⑧政府补助:重点关注国家部委政策,科技局、社保局、财政部、税务局等各项补贴,主动申请,直接获得资金,增加公司收益。

  何志慧:我的理论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为企业带来帮助。第一,可以使公司形成高标准的财务核算体系,为经营分析打下基础,真正实现业财融合,推动业务发展;第二,将内部控制体系融入公司的日常经营,形成长效机制,保障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资金安全以及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第三,可以帮助大公司实现股东财务最大化。

  具体来讲,我的理论可以结合公司业务生态场景,最新财务政策,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财务核算体系,使公司损益非常清晰,看清收入趋势、目标,看清成本构成、单位成本目标和趋势变动,看清毛利的赚钱效应,按项目看清研发投入的效果,按部门按费用类别看清费用去向和使用进度。使资产负债名目清晰,包括与客户、供应商往来款的准确列报等,保障对销售款回款的准确跟进以及法律风险的规避,对供应商付款节奏匹配公司的资金预算。此外在建立财务核算体系的同时,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整合,避免数据孤岛,做到业财一体化。

  在准确财务核算的基础上,用数字牵引的指导思想,开展有质量的经营分析,根据管理需要按照周度、月度形成经营分析报告,包括收入达成进度,生产计划,资金收付款情况,以及以问题为导向,发掘的经营中的问题,作为管理的抓手和管理决策的基础。分析各部门主要经营指标,包括产品毛利率,生产效能,资源投入,各项费用使用进度,找到可降本增效的问题点,进行根因分析,联动各业务部门制定改善计划,直至落地执行,保障经营计划目标的达成。

  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资金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帮助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一个框架。如果能将公司内部控制的理念融入经营日常形成长效机制,将会使企业长期收益,古代的萧规曹随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能提前规划,由公司的权利机关和全体员工共同制定并形成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相比聘请外部机构将会节省30-80万元的成本支出,同时相比外部机构制定的内控手册更能契合公司的业务流程体系。另外在公司主板上市过程中因内部控制问题导致IPO失败的比例高达54%,创业板高达43%,如果公司早期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经营过程中逐步迭代更新完善,可最大限度避免因内部控制问题导致得上市失败。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使股东财务最大化一方面是通过公司的经营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本增值的方式实现。所谓的经营积累就是通过公司的经营体系不断的增加公司利润来实现,而资本增值又可以通过多轮次的股权融资使公司的估值不断提升,也可以通过IPO来进一步促使股东财富最大化。我的一股二业三性理论可以帮助公司快速定位上市板块,避免选错板块而导致的机会和成本的浪费。通过对标上市要求,找到公司距离上市的差距,列明问题清单,与公司管理层和各业务体系制定改善计划,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不“带病申报”的情况下,缩短公司上市时间,加快上市进程。

  何志慧:关于理论的验证,在我过往的实践中还是比较多的,我以股权融资、经营分析和内部控制案例进行分享。

  第一个案例:A公司自2020年开始筹备上市,根据目标定位找到券商、会计师和律师团队,均为国内排名前三的中介机构,在三家中介结构的帮助下,寻找外部投资机构,进行上市前的融资,因A公司缺少融资经验,对融资没有信心,不知道怎么和投资人接触,后来通过对企业的指导,在整个和投资人对接过程中,企业负责带投资人参观厂区,为企业介绍公司的业务和未来发展,关于上市问题、财务问题以及法律问题,由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规划按照上市要求为投资人进行阐述,在投资人通过和中介机构的充分交流和问答下,A公司2021、2022年2年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共计实现6.95亿元融资,接近深主板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的平均融资额度,为企业很好的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和缓解偿还银行的压力问题。

  第二个案例,B公司底层基础数据成熟,具备搭建经营分析体系的基础,以经营驱动业务发展,通过年度、季度和月度预算指标进行拆解至部门和项目,牵引经营目标的达成。

  由于该事业部刚刚成立,团队刚组建不久,尚未搭建成熟的经营分析体系,为更好的看清区域损益,我通过对B公司业务场景、结算模式、成本构成的了解,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搭建出一套经营分析的模版,匹配A公司的业务场景,在每周的例会上同步各业务分部收入和损益达成情况,同时会梳理出各业务分部和项目存在的人员出勤问题、仓库租金问题、运输方量、采购议价、非标业务的特殊事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推动业务侧进行整改。

  在上述方和经营分析模板的指导下,协助完成部门销售收入增长15.96%,单位成本下降8.68%,销售回款率完成95.04%的考核指标,我所在的区域是所有区域中唯一完成全部财务指标的组织,后期我将经营分析报告模板以及搭建的思路写成BRD提供给IT研发部门,通过编程最后上线至BI看板,减少了各分部手工统计数据的困扰,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个案例: C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拟创业板上市,公司虽有内部控制但流于表面,更多是为满足上市需求而制定的,并未融入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做到与公司业务的完全匹配。其中在受托加工、信息系统、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研发活动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内部控制缺陷。受托加工业务中仅是一项加工服务,公司却按照采销合同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虚增收入3500万元;公司信息系统存储的关联方信息被删除;公司采购负责人与供应商存在关联,导致采购价格被虚高,使公司利益受损;销售与收款环节销售订单金额与账面收入确认金额有较大差异,公司的物流单据和客户签收单据均不完整,且签字确认部分存在缺失;研发活动存在产研共线,公司并未制定和显著的将生产和研发活动予以严格拆分。

  深交所在对C公司进行两轮问询后,开展对C公司的现场督导。C公司的内部控制虽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在应对深交所的现场检查时,因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C公司仍难以招架,最终选择主动撤回IPO的申报资料,而最终上市失败。

  因此,关于内部控制不只是表面存在的一个控制体系,只有将内部控制融入融入公司经营日常形成长效机制,才是一项有意义的内部控制,才能够经受住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资金安全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进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无论是企业转型升级,还是IPO监管趋严,作为财务人为公司创造价值,向内寻找利润增长点,向外寻求资本助力和增值,才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价值财务的落脚点。

相关文章:
  • 苹果仍在寻找中国AI供应商与OpenAI合作财务条款曝光
  • 资深财务专家何志慧系列采访一:财务价值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
  • 优胜劣汰机制持续显效 今年来21只港股退市
  • OPE电子竞技宏利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内地消费者对未来财务状况期望颇高
  • 多期定期报告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苏豪弘业及时任董事长等被上交所通报批评